图书馆
首页|本馆概况|新闻动态|数字资源|读者服务|读者荐购|图书推荐|参考咨询|党建工作|工作计划
公 告
真人图书馆第38期开馆啦
泛研全球科研项目数据...
关于举办2023年图书馆...
第九届文学名著电影欣...
2023年湖南人文科技学...
关于2023级新生参加入...
超星移动图书馆最美校...
掌阅精选七一建党节主...
关于暑假期间开放自习...
“红星印我心精神永‘...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读者服务>>一校一书阅读推广>>一校一书阅读征文>>正文

人间真相——《人世间》读后感 刘在峻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6日 09:56  点击:

外国语学院2021级商务英语二班 刘在峻

对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现在的年轻人所知甚少。他们应该跨过认知上的盲区,了解父母那一代人的经历。

 ——梁晓声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他早年的中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是当代“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后来创作的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也主要描写知青和后知青生活。

现年70岁的梁晓声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一直希望能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有年代感的作品,探讨建国后这几十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一直感到准备不足,到了六十八岁,我觉得可以动笔,也必须动笔了。”2010年,刚过60岁的梁晓声开始酝酿构思《人世间》。2013年初,梁晓声开始动笔。2017年9月4日,书稿完成。     《人世间》共115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卷本。在创作上,梁晓声有自己的坚持“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评论家怎么评,不管市场上是否会遭到冷遇,不管读者是否喜欢,这是我写了那么多年的一个总结,是我以自己对现实题材文学的理解、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创作的一部作品。”

他说,这部作品的写作是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使我更客观, 更全面地看待中国,使我更愿在心性上向自己笔下可敬,可爱的人物靠拢。”

《人世间》与梁晓声以往的创作和思考,既有精神上的关联,又有格局上的扩展。它提供了一个新的写作视野。在这部作品中,梁晓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不再指向某个单一的社会阶层和某一特定的人群,而是面向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重在展现人世间的社会生活情形。在书中,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他从自己熟悉的东北重工业城市贫民区的底层老百姓写起,一步一步发散到社会其他阶层和人群。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人生的悲欢离合,写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勾画出一幅错落有致的世间百姓群像图。

作品以周家三代人的生活变迁为圆心,广角镜头式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底层平民的生活史。周父是根正苗红的老一辈建筑工人;长子在文革期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成为知青;长女热爱自由,为追求爱情,远赴贵州农村插队;小儿子留在城市,成为当地酱油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故事以此开始,随着年轮的转动,徐徐展开一副沧桑巨变的雄伟画卷。1972年到2016年,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发生着山河巨变。这50年,是中国政治,经济,人文,意识形态,

与世界关系都发生突变的50年。 在这50年间,中国的老百姓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恢复高考、知青返城、改革开放,出国潮、下海走穴、国企改制、工人下岗、买断工龄,城市化改造,旧城改造、反腐倡廉等一系列的社会浪潮。

作者用工笔,详实而客观的刻画了贫民区一群小人物在这沧桑巨变的50年间,每一次社会浪潮涤荡下所发生的生活日常:他们出生,他们成长;他们渴望什么,恐惧什么,烦恼什么;他们怎么看待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怎样看待面目全非的一切、又是怎么被外界所看待?他们如何定义善与恶,如何定义美和丑;在时代洪流中,他们在坚持什么,又改变了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了什么。

跟随这群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故事,我们读到了个人的成长,草根青年的奋斗,读到了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读到了社会快速变迁和进步,读到了家族的衰败与延续,也读到了友情,爱情和亲情在最底层人民生活中的体现,更读到了个体在社会进程的无力和渺小。

历史的巨轮缓缓向前,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浑然不觉又不由自主的,被裹挟着,跌跌撞撞的向前奔去。多年之后,再回首,才发现人生中的遗憾错漏,才明白经历过的是非对错。

《人世间》所描写周家三代人的经历,有梁晓声自身经历的影子,也是作家探索自身内心的一次勇敢之举。1974年,梁晓声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推荐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编辑。2002年,梁晓声从电影制片厂来到北京语言大学,成了一名教授文学课程的大学老师。他搭上了中国时代变革的列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目睹千千万万和自己一样的人,在时代的巨变中,因为选择,因为机遇,因为努力,而各自走上绝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关于文学,梁晓声经常对他的学生说,“我们尤其要关注那些容易被社会忽视的人,此时的作家应代替更多人的眼,如同社会本身的眼——此即文学情怀之一种,很重要的一种。”

他以自身的经历,多年的观察,对生活的深入,以感同身受,满怀深情,直指人心的细节描写,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

文章中曲折坎坷的不是故事,而是精神、心理上的一次次碰撞和阵痛,以及这些人物在每一次碰撞和阵痛后,寻找出路时的失望,迷惘、执着、努力。他所描写的喜怒哀乐与每个人休戚与共的,体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细致入微的观察,及对社会深厚宽广的悲悯。

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之上,作者也对建国50年来发生的各种时代变迁进行了适度的反思,例如:对于文革给中国青年一代带来的创伤;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所引发的工人群体生活困难及阵痛;政府腐败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阶级分化的鸿沟及阶级固化的难以撼动等等。作者通过剧中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有节制的进行了揭露及反思,不引申,不发散,不批判,更多是透过娓娓道来的故事,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

文章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是梁晓声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高峰,堪称五十年中国百姓的生活史,是一部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与时代相匹配的现实主义巨著。无论是新中国的同龄人,还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都值得精心一读。

【三等奖】

一审:周 莉 二审:刘时容 三审:彭 辉

上一条:《人世间》读后感 唐晶晶 下一条:人间烟火盛,最抚世人心——《人世间》读后

关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地址: 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 | 邮编:417000 | 电话/传真:0738-8325392   版权所有© 2012 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