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个案学习材料]
家,让我既爱又恨
——对一例缺失父母之爱女生的干预
摘 要
芹茜特别的家庭关系让她既爱又恨,在“爱”与“恨”之间中不断挣扎的她,抑郁、失眠、情绪失控、言行过激……通过学校的及时干预,芹茜终于与家庭和谐相处,学会了如何管理情绪,并过上了积极的大学生活。
一·当事人基本情况
芹茜(化名),大一女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芹茜出生后不久,父母开始闹离婚,将芹茜寄养在外婆家。父母离婚是芹茜一直不能接受的事实,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虽然父母后来复婚了,但也没有给芹茜带来幸福感。不久,父母添了一个妹妹,妹妹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她还是住在外公、外婆家,直到上大学。这是芹茜更加不能接受的事实。为了获取家人的爱,芹茜学习非常刻苦、努力,但事与愿违,最终没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芹茜认为在自己最需要关爱的时候,爸爸妈妈不但没有给予必要的关爱,反而是责怪与谩骂。一气之下,芹茜离家出走,在网吧度过了一个暑假。在外婆家,两位老人虽然很爱芹茜,但两人无休止的争吵和打闹伴随着芹茜的成长,芹茜说,两个家庭的矛盾酿就了她惨淡的童年。
就是这样复杂的家庭关系,让芹茜在“爱”与“不被爱”之中纠结,性格开始逐渐变得内向、偏执、甚至敌对。
二·心理危机发生过程
1.情绪初次爆发。军训期间,芹茜突发肺炎,辅导员老师为了让她得到更好的照顾,便请她妈妈来学校陪护。但芹茜见到妈妈后,并没有预想的表现得很高兴,而是情绪异常激动,当众大发雷霆,破口大骂辅导员老师“神经病”,没事把家人叫来,并且叫妈妈“滚”,说不要见到妈妈。母亲看她情绪失控,心痛地悻悻离开。
2.亲子之间恶言相向。几天后,班主任助理(由高年级学生干部担任)向辅导员老师报告,芹茜情绪低落,严重失眠,她曾经陪着芹茜在操场坐了一整晚。辅导员老师再次联系芹茜的父母,了解芹茜以前的身体情况,其父亲却警告辅导员老师不要拿芹茜说事,说他没这个女儿,不会管她。母亲很着急地赶到学校看女儿,只是,再次见到母亲的芹茜,情绪再度失控,对母亲恶言相向,拒之门外。
3.同学关系即将崩溃。几天后,班主任助理再次向辅导员老师报告,芹茜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乱发脾气,而且乱拿、乱用室友的用品,谁要是有微词就恶言相向,大发雷霆,情绪几近失控,寝室同学几乎都受不了,纷纷要求换寝室。
三·心理危机过程处理
1.第一阶段:辅导员—班助—寝室长介入
因为芹茜的情绪非常容易失控,也因为芹茜与父母特殊的亲子关系,更担心芹茜可能随时做出任何过激的行为。学校组织心理中心的专业老师讨论帮助芹茜的方案,心理老师建议由芹茜信赖的班主任助理尽快劝说芹茜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同时,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小组”,负责关心和监护该生,落实工作措施。
2.第二阶段:心理中心介入
(1)打开心扉,获得信任。在班主任助理的努力下,芹茜终于走进了心理咨询室。瘦瘦小小且面容憔悴的芹茜说她活得很难受,心中充满恨。恨爸爸在自己刚出生几个月就和妈妈离婚而丢下她;恨爸爸对妈妈不好,对妈妈又打又骂;恨妈妈不争气,活该这样,自讨苦吃,如果不跟爸爸复合,不再生下妹妹,就不用再像现在辛苦。恨爸爸妈妈都只喜欢妹妹,恨他们不经意中流露的对妹妹的偏爱,因为她觉得不公平……心理老师耐心的倾听,使芹茜的情绪慢慢地平稳下来。芹茜说自己努力的学习,就是为了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学校,来获取家人的关心,让妈妈不那么辛苦。但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高考后,她很失落,痛苦的她,也没有人关心。因为绝望,她离家出走了,一个人在网吧待了一个暑假,这期间她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她说她本来想来到大学后改变自己,好好地生活,但发现还没开始就被搅乱了。
(2)明确问题,拟定计划。咨询过程中,心理老师只要提及芹茜的家庭,或只要提到爸爸,她就怒从中来,言语中对父母、对亲人都充满了恨。经过两次咨询,心理老师初步确定芹茜属于由于特殊的亲子关系导致的严重心理问题,她的“恨”其实是一种强烈的“爱”的表达,因爱而生恨。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干预计划,帮助芹茜恢复正常生活。
(3)实施干预。
第一,帮助芹茜确立自己和家庭之间的界限。芹茜的情绪失控,很大部分的原因都与家庭有关,内心充满着对父母的情感依赖,因为想要获得爸爸妈妈的爱,所以一直没有形成清晰的自我边界,与人关系疏远,情感依赖没有得到满足,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用同样强大的方式伤害着身边的人。
第二,帮她建立信念支持系统。辅导员老师积极联系芹茜高中时期老师、好友、同学,发动他们来关心她;做班里、寝室同学的思想工作,理解芹茜所面临的困难,主动帮助芹茜。身边有了一群爱着她的人,芹茜便发生了变化,她说过她想过要重新生活、重新再来。有了改变的决心,只要不打击她的积极性,就有改变的可能。
第三,运用积极心理治疗方法,用积极的正性的东西来引导情绪。在咨询中多谈芹茜最开心最幸福的事,谈她最想做的事,用她最需要的情感,勾起她的积极力量,激起她生活的勇气,激发她的处世动机。芹茜经常用难听的词来描述自己和他人,慢慢地,她也觉得说脏话不好,骂人不好,当话一说出口,她就立马捂住嘴,拍两下,告诉自己注意文明。
第四,学习正面宣泄。芹茜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以强硬的姿态和不屑一顾的态度去对待让自己受伤的人和事。通过心理老师的不断鼓励,实际上内心非常脆弱的她终于能像一个女孩子一样哭泣,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委屈,甚至表达自己的不满意,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减少心灵的负荷。
第五,引导她如何面对家庭的问题,引导她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家庭的格局,让爸爸妈妈好起来。让她坦诚面对自己,真诚地对待自己的父母,用爱的方式去获取他们的爱。后来爸爸确实对她有了很大转变,每当放假她要回家时,爸爸都会来接她。
3.第三阶段:家长介入
芹茜的情况需要进行家庭治疗,家庭成员一起面对面地交流将会对芹茜产生巨大的作用。心理老师与芹茜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向他们讲述了芹茜的转变,告诉他们芹茜真心地需要他们的爱,需要他们的帮助,诚挚地邀请父母一同前来帮助芹茜。他们如期而至,爸爸、妈妈、芹茜和妹妹在一起,讲述家庭的有趣故事,描述家人的优点,谈出自己的感受,重新认识彼此之间的关系,改变自己的角色,一家人其乐融融,让芹茜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四·干预效果
3个月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芹茜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偏激消极、那样容易冲动,不再随意与他人发生冲突,也能做到不再对父母发怒,她表示遇到困扰时会积极向老师求助。老师和同学都表示她目前状态良好,能和同学好好相处,态度很积极。后来,芹茜还告诉心理老师,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她要好好生活学习,早点工作赚钱,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五·干预经验与体会
在本案例的发生发展及干预过程中,心理治疗技术的积极运用,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及时做好危机评估,这些步骤和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尽快恢复正常情绪。本案例中,针对当事人的情况,运用了宣泄治疗技术,以帮助当事人宣泄愤怒的情绪,运用积极心理治疗技术,抓住她的积极力量,引导她向积极生活的态度转变,帮助当事人重燃生活的希望。在本案例中,不同治疗技术的运用,有效地帮助了芹茜舒缓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2.用爱搭建沟通心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在本案例中,当事人缺乏关爱,有被抛弃感,心理老师则用温暖的胸怀接纳她,让她感觉到爱,感觉到安全。每一个来访者,都需要心理老师的积极关注,每一个来访者都需要陪伴,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成功的基石。恨可毁灭一切,爱能包容一切,用爱心搭建沟通的桥梁,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3.做好危机评估,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本案例中,当事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包括情绪易波动、攻击性强、失眠、人际交往不好等等,看似抑郁又似乎不是,看似严重心理问题又似乎不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要做好危机评估,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尽快帮助当事人走出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
4.学校管理、心理辅导和家长配合的“三方力量合一”。“三方力量合一”在本案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缺少学校的管理,心理危机将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并随时可能发生;缺失心理辅导,情绪将无法排解,心理改变将无法开始;缺失家庭的配合,家庭矛盾没法化解,问题根源将始终存在。针对情绪失控的学生,首先要用“爱”去平复她的情绪,然后用“人”去陪伴她的孤独,再用“心”去解开她的心结,这“三方力量”缺一不可,同时,帮助她建立清晰的自我边界,建立信念支持系统也很重要。总之,该案例的成功让我们相信,每一例情绪失控的学生的背后都隐藏着对爱的渴望,虽然表面看来是“恨”的极端爆发,但实际上是一种“爱”的表达,我们用“心”就能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