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作者:毛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学术评价事关学术发展的前途和方向。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深入推进,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已变得日益迫切和重要。11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120多位专家学者云集论坛,聚焦学术评价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深入研讨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方法和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伟光出席论坛。《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佘志远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江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高翔主持。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成果。
抢占人文社科学术评价制高点
“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张江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迫切要求,是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张江强调,当前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借鉴了不少西方国家的方法,这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对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如果简单照搬西方评价体系,唯西方的评价体系是瞻,一味追捧崇拜、削足适履,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贻害无穷。张江指出,从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出发,我们必须加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解决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问题,抢占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制高点、掌握学术评价话语权。
高翔指出,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归根到底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出能体现中国立场、中国精神、中国水平的研究成果。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掌握学术标准的制定权是根本,掌握学术成果的评价权是关键。
高翔强调,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在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去年底成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基于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战略思维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更加详细、完善的各学科子报告将在明年发布。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在黄浩涛看来,学术评价工作已经从过去学者行为的学术层面,日益走向机构行为的科研组织管理操作层面,同资源配置、经费分配、业绩考核、人员晋升等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应当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已有的大量工作实践入手,注重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要进一步深化对学术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大胆创新,促进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改革。
在谈到如何加强和改进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工作时,张江强调,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评价导向。人文社会科学就其本质而言,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工作者要强化意识形态自觉,强化法治意识。对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观点、文章,必须坚决抵制。
“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不能搞自说自话的‘学院式’评价,也不能搞所谓‘自由主义’、‘中立主义’的评价。”李捷主张,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贯穿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方方面面。要把评价方法的工具导向与评价内容的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把那些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立场,真正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优秀成果选出来,真正形成又红又专、奖优汰劣的评价导向。
贾高建表示,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坚持学术本位和学术标准,以促进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又面向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宗旨。“评价指标的设置和评价体系的建构,都应体现这样一个总体要求。”
记者发现,意识形态属性指标被明确纳入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五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3个(“吸引力”、“管理力”、“影响力”),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6个。在“管理力”的一级指标下设有“价值导向”指标,用以考察期刊内容舆论导向是否正确,是否倡导正向的价值观,是否传播先进的文化,是否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
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动态平衡
“为了多拿补贴,有学者把3万字的论文分三篇发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一位科研管理者在论坛上“大吐苦水”。作为一名科研管理者,让他最头疼的就是“评价问题”。他直言,简单定量评价的方法,导致了学术评价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在形式、轻思想内涵等诸多问题,后果严重。过分偏重量化指标,是当前学术评价标准、方法最受人诟病之处。
正如张江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切不可淹没在数据的海洋中,要克服片面注重量化标准的倾向,不能唯数据论。价值取向和学术立场是不能简单量化的,要将价值性与科学性统一起来,努力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动态平衡。
“不能把学术评价简单理解为打分。”高翔强调,学术评价不是简单地判断好坏,真正高层次的评价要帮助学界认识学术从何处来,到何处去。通过公正、客观、内行的评价,能够指出学术研究的成败得失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向。高层次的评价应该定量定性相结合,不但要回答“是”的问题,还要回答“为什么是”的问题。这需要艰苦的努力,需要大量辛勤、具有创新性的探索。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纠偏过分偏重量化指标弊端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指标体系设计了学科专家、编辑专家与重点读者三个层面的专家定性指标,多层次、多视角地反映不同群体对期刊的认知,加大了同行评议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该指标体系并没有一概否定定量评价的成功经验,吸纳了许多必要的量化指标,体现了定性评价为主、同行专家评价和量化指标评价相结合的特点和原则。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人注目的创新之处并不仅限于此,还包括引入“学术不端”指标、引入扣分机制;关注期刊传播形式变化,将期刊网站建设、开放获取等情况纳入评价范围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采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733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了评价,按照各期刊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依次划分为顶级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扩展期刊四个等级。按照每个学科最多一个顶级期刊,每个学科一般有一个权威,但不超过5个权威的分级原则,共评出17种顶级期刊、40种权威期刊、430种核心期刊和246种扩展期刊。例如,《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分别被评为所在领域的顶级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