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工作 -> 常规教学 -> 正文

关于开展教学工作检查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18


 校教通〔201918

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

关于开展教学工作检查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为全面梳理查找教学工作的突出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根据《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院政发[2011]29号)文件精神,结合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需要,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2017-2018学年和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情况的专项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学校成立教学工作检查领导小组,周发明副校长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质量监控与发展规划处、校地校企合作处、教学督导团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学校教学工作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3个检查工作组,每组安排考察人员5人,联络员1人,具体成员名单见附件1

(二)各二级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任副组长、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教学工作检查小组,负责领导与组织实施本学院教学工作有关数据填报和现场检查等各项具体工作,对提交的相关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和把关。

二、检查对象

所有承担普通本、专科专业教学的教学单位(含创新创业学院)。

三、检查内容

按照审核评估范围与内容开展教学工作检查,具体检查内容与评价方式按照《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教学工作检查内容与评价方式》(附件2)执行。

四、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评与材料归档

321- 41日,各二级学院对照《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教学工作检查内容与评价方式》,开展自查自评,并将相关教学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归档。

(二)现场检查

42- 4日,到二级学院进行现场检查,每个二级学院现场检查半天,原则上按如下工作流程进行:

1.听取汇报(20分钟)。专家组集体听取学院主要负责人关于教学工作情况的汇报(要求有PPT),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务秘书参加汇报会。汇报内容必须包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问题及原因分析汇报时间不少于总汇报时间的1/3

2.查阅材料(50分钟)。专家对照指标体系现场查验相关档案材料。

3.随机访谈(40分钟)。专家随机与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和相关教师访谈。

4.意见反馈(30分钟)。专家组组长主持意见反馈会,并作总体意见反馈,明确指出值得肯定、需要改进和必须整改的方面。其他专家再分别反馈意见,只讲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

(五)整改落实

二级学院在510日前须根据专家意见制定整改清单,并按整改时间表整改落实到位。

五、结果与运用

评价结果分为A(≥85分)、B70分-84分)、C(<70分)三个等次,并作为目标管理考核的评分依据。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喜月

联系电话:13973880730

办公地点:明德楼307

附件:

1.教学工作检查组成员及检查时间安排

2.教学工作检查内容与评价方式

        教务处质量监控与发展规划处校地校企合作处

2019317


附件1

教学工作检查组成员及时间安排

时 间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长:李夫泽

 员:羊四清

黎建辉 李国强

联络员:李艳

 长:周发明

 员:胡云生

周卫军 王志和

联络员:田密

 长:杨正德

 员:陈代武

陈 勇 谢四连

联络员:陈喜月

42

8:30--11:00

马克思主义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42

14:30--17:00

法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文学院

43

8:30--11:00

外国语学院

信息学院

商学院

43

14:30--17:00

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

教育学院

44

8:30--11:00

数学与金融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如时间有变动,将会提前电话通知。


附件2

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教学工作检查内容与评价方式

审核

项目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考察重点

评价方式

1.定位与

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院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2)办学定位在学院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学院办学方向和定位主要看其是否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学院自身发展实际。办学定位不是一个口号,要通过审阅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材料,考察培养方案及培养过程,分析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

现场听取学院办学定位、办学思路的汇报,重点查阅学院建设与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等。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2)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预期与追求。培养目标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两个层面。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纲,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统领作用。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对所拥有的每一个专业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是该专业构建知识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要与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相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毕业要求,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如五年后)在社会与专业领域的预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可以确定一个整体性培养目标,如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但是不必整齐划一,既不要求培养出的人都是研究创新型人才,也不要求所有专业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在保证学校主体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目标规格可以多样化。

现场听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与成效的汇报;重点查阅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3)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学院是否能把本科教学作为学院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能否都体现以教学为中心,是保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重要因素。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主要考察学院能否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考察保障教学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及落实情况。

重点查阅相关制度文件及研究教学工作的相关会议记录,学院领导听课记录。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教师数量与结构应重点考察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数量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师资队伍是否在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以及知识能力等方面结构合理,符合学校的定位,适应教学的需要,适应专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学院是否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专业与学科发展需要,对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进行了合理规划,并得到有效落实。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考察师生比时,不仅应看学院总体比例,更应分析各专业的满足度,尤其是新办专业教师数量和结构是否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应注意学院的整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否落实到每一个专业,是否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身上。考察师资队伍不仅看现状,也要看发展态势。

重点查阅专任教师中各专业生师比与师资结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数量与结构,以及外聘教师聘用与管理情况

2.2教育教学水平

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专任教师是指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一定都是教师职称系列,也含其他系列的人员,并包括外聘教师。外聘教师原则上应该有协议、有报酬,满足学校教学工作量要求,其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2004]2号文件标准执行。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重在考察学院教师的整体情况,不是指教师个体的水平。判断教师教学水平高低除听课之外,可分析教学内容、试卷水平、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符合度,还要看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多方面情况。

师德师风对学生成人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风。考察时不仅要看学院是否有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措施,重点还要看实施的效果如何;要考察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教书育人等情况,要看大多教师是否做到了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从严执教、遵守学术道德。

重点查阅教师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教案(纸质稿)与课件(电子稿),学生座谈意见记录,学生网上评课意见,督导团平时的听课评估结果,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学院各专业未合格学生及课程情况统计、学生成绩及质量分析,各实践环节质量分析等。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3)激励教师教学投入的措施与效果*

学院不仅要拥有一支数量、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而且教师还要能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考察时应关注学校是否有保障及推动教授和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机制和政策,是否有推动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措施,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教师是否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科研资源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带进课堂。应该注意教师的主要精力是否投入到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是否投入到教学中,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责任感,而且取决于相关政策导向,取决于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建设情况,应重点考察教师的参与面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情况。

重点查阅激励教师教学投入的有关文件和制度;教研教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