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调动法学院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明确学科建设方向,集中人力、物力搞好学科建设,更好地促进我院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根据我院学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法学院学科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1.办学实力日趋增强
法学院现有法学、社会学一级学科。法学专业创建于2000年(法律事务专科),2005年正式招收法学专业本科,至今共招生20届。与省内同类院校的法学专业相比较,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的法学专业创建较早,办学历史较长,拥有省级法学类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校级卓越法治人才培养项目、校级法学学科建设项目,法学专业被评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有多功能“模拟法庭”、专业图书资料室和分类指导特色成长辅导室;与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娄星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办“法官助理培训班”(2016),与长沙华略律师事务所及金融证券机构联合开办“法务金融试验班”(2017);法学专业学生多次获湖南省模拟法庭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并在2017年获得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南京审计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模拟法庭辩论赛第6名,成为唯一进入前八强的二本院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逐年增高,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在省内已有一定的影响力。
社会工作专业方面。2016年,我们成功申办了该专业。从2017年开始,招收了第一批学生。到目前为止共招生280余名。同时,完成了社会工作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基本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全力进行了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实习机制,实习基地的数量得到巩固并逐渐扩展;课程建设进展良好,顺利完成专业评估。这不仅使法学院院的规模进一步壮大,而且新的学科的建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院发展的前景。
2、学科队伍结构合理
法学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0人。从职称结构来看,含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助教1人;从学历结构来看,含博士6人(其中在读博士生3人),硕士14人。16人具有“双师双能”资质(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等),仲裁员4人。从总体上看,法学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社会工作专业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法学院加大了社会工作学科师资引进力度,加强师资培养,随着一批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社会工作及相关学科博士们的加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社会工作专业得到迅速发展,师资力量更加雄厚,专业性不断增强,社会工作教师研究队伍现有11名专职教师,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为3人,占27.27%;博士学历为8人(含在读博士2人),占 72.83%,逐步建立起了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功底过硬的精兵强将。
3、科学研究成果显著
“十三五”期间,学院共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在核心期刊上(CSSCI)发表学术论文8篇,出版专著1部,省级领导批示1项。
“十三五”期间代表性科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
负责人 |
名称 |
类型 |
年份 |
级别 |
立项单位 |
1 |
孙传香 |
国际海洋划界三阶段实体规则的形成与流变研究(1969-2019) |
一般项目 |
2020 |
部级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
2 |
游志能 |
通过村规民约的社会控制 |
一般项目 (子课题) |
2020 |
国家 |
国家出版基金 |
3 |
游志能 |
村规民约司法适用问题研究——以土地纠纷为考察对象 |
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 |
2017 |
部级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4 |
孙传香 |
国际海洋划界三阶段实体规则的司法实践与最新发展研究 |
重点项目 |
2018 |
省级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5 |
唐全民 |
“一带一路”战略下湖南企业“走出去”风险防控法律机制研究 |
一般项目 |
2017 |
省级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 |
6 |
唐全民 |
依托沪昆经济带 加快娄底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
一般项目 |
2016 |
省级 |
湖南省社科联 |
7 |
李 晶 |
曾国藩法律思想研究 |
委托项目 |
2016 |
省级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
8 |
刘依归 |
浅谈疫情背景下基层法院家事审判工作 ——以夫妻关系问题为例 |
湖南省教育厅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计划项目 |
2020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十三五”期间代表性教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
负责人 |
名称 |
类型 |
年份 |
级别 |
立项单位 |
1 |
游志能 |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理论法学课程实践改革探索 |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
2016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2 |
唐全民 |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法官助理人才培养研究 |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
2018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3 |
孙传香 |
后慕课时代<国际法学>(双语)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
2019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4 |
谢常红 |
应有型人才培养视域下国际法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研究 |
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
2020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十三五”期间代表性科研成果一览表
序号 |
作者 |
名称 |
刊物(出版社) |
刊期 |
类别 |
1 |
孙传香 |
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国际法研究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19 |
专著 |
2 |
唐全民 |
湖南加快融入“沪昆经济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系统性思考 |
湖南省委主要领导批示 |
2019 |
省领导批示 |
3 |
孙传香 |
国际海洋划界三阶段理论:形成、实践与检视 |
法学评论 |
2016(6) |
CSSCI |
4 |
孙传香 |
论单方开发行为在国际司法程序中的法律效果 |
法律科学 |
2019(2) |
CSSCI |
5 |
游志能 |
论中国古代亲属为人杀私和罪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2) |
CSSCI |
6 |
游志能 |
刑法变通实施权的本质与制度完善 |
江西社会科学 |
2017(4) |
CSSCI |
7 |
唐全民 |
“一带一路”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协调与展望 |
学习与实践 |
2018(6) |
CSSCI |
4、人才培养特色凸显
(1)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法学专业增设了法务金融方向,开设了《会计学基础》《经济学通论》《金融学》《审计学》《货币银行学》《税法》等课程;增设实践性课程,增设了《司法实务能力训练》《模拟法庭与实务能力训练》《司法口才理论与实务》《调解理论与实务》《案例精选及解析》等课程。
(2)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慕课教学,已有《经济法》《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史》《国际法》4门专业核心课程列入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慕课建设计划。探索案例教学,《小组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公司法学》《刑法学》已经全面开展案例教学改革;《社会保障学》、《经济学通论》、《法理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等专业核心课程列入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案例教学课程建设计划。成立了法律实务教学中心,开设全真实务教学课程,由法官、律师、公司法务主管共同组成的教师组联合开设《司法实务能力训练》课程,成为校地合作办学的又一创新。
(3)实践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在传统的专业毕业实习基础上增加了专业辩论赛、社会调查和实务课程嵌入等实践教学形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相应的专业实践学分。分阶段开展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通过多种途径,为低年级学生专业见习提供平台。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将新建法学专业实训室、法律援助中心作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社会工作综合实训室;另一方面,法学专业与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娄底市人民检察院、娄星区人民法院等10余个部门、机构签订协议,稳定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4)创新校地合作办学机制。2016年,法学院与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法院合作,成立了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法官助理培养基地,联合编写《法官助理基本技能》《书记员基本技能》教材,并将相关内容列入教学内容。2018年,法学院与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娄星区人民法院合作共建“湘中法治论坛”。2019年,法学院与娄星区人民法院联合创建“法律实务教学中心”,由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法院院长郭超群博士担任中心主任,聘请法官、检察官、专职律师与大型公司法务主管组成法律实务教学团队。这些校地合作办学举措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获得省政法委肯定,《娄底日报》、《湖南日报》先后做了报道,《凤凰网》转载相关新闻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十三五”期间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类型 |
年份 |
级别 |
合作单位 |
1 |
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
校企合作创新 |
2019.11 |
省级 |
湖南省教育厅 |
2 |
基层立法联系点 |
法律服务 |
2020.05 |
市级 |
娄底市人大常委会 |
3 |
法律实务教学中心 |
法律实践教学 |
2019.12 |
市级 |
娄底市娄星区法院 |
4 |
法官助理联合培养基地 |
司法辅助培养 |
2016.09 |
市级 |
娄底市娄星区法院 |
5 |
社会工作综合实训室 |
个案与小组工作 |
2018.7 |
市级 |
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 |
(二)存在的不足
目前,本学院的专业建设、科研状况、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学科的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法学本科专业还没有成功申报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学科梯队,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科研研究方向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几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4)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三高四新五任务”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求真务实,密切结合区域发展的客观实际,奋力加快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法学院学科的建设发展;以教学科研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以专业为载体,推进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争取发展研究生教育,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优秀专业人才。
(二)基本原则
1、注重质量的原则
着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办学实力和就业竞争力。
2、突出特色原则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特中求优”和“错位发展”的理念,要继续深化凝练专业方向,在提升专业实力的同时,打造法务金融、司法社会工作等特色方向。
3、需求导向原则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长远发展需要,对应战略性新兴专业、合理布局和优化专业结构体系。
4、科学可行原则
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结构与质量、近期与长远、传承与创新等关系,使专业结构调整建立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具备必要的软硬件条件之上,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发展思路
1、准确定位发展目标
法学专业聚焦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推进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主动适应法治建设新任务新要求,打造立足湘中地区、面向全国的基层法律人才培养示范性基地;以法务金融方向为突破口,探索“法务+金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杜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送培、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对本专业现有师资队伍的送培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送培、引进博士8人以上,尤其是要加强年轻博士的引进力度。加强出国访学交流,增强教师国际化程度。加大对教师出国访学交流的支持力度,包括学校的师资培训计划、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留学计划,拟派出3-5人。加大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优化,鼓励现有教师参加金融、会计、税务、证券等领域的专业考试。鼓励教师积极申报高级职称。
3、凝练专业发展方向
从专业教师的人员现状和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的特色出发,逐渐组建稳定的学科团队,逐渐建立学科的完整体系,确定和凝练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鲜明的研究特色。培育特色方向的教学团队,不断加强与金融机构、政府金融主管部门、民政部门、社会组织与团体的协作,同时积极拓展与国内同方向探索的高校法学院的合作,推进横向交流。
4、聚焦教学质量提升
根据高等教育关于促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新文科建设理念,着力推进教学改革,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实现四个转变:学科逻辑体系向应用逻辑体系转变、知识输入导向向能力输出导向转变、单一学科知识结构向跨学科知识结构转变、传统教学手段向现代信息化手段转变。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胆探索模块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行业需要的职业能力、职业标准、职业要求直接对接的路径与方法。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建设,将学科建设成为特色比较鲜明,科研学术水平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处于前列,拥有法学、知识产权、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的一级学科,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申报法律专业硕士点、社会工作专业(MSW)硕士点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学科建设
进一步做大做强法学本科专业,对标补短板,不畏难,继续申报法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力争在2024年前申报成功。
新申报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争取在2024年前申报成功。目前已经有不少二本学校设置了知识产权本科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同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或者在版权局、商标局、专利局、科技局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符合leyu乐鱼·(中国)官方网站法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能满足地方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要。
结合老师现有的科研方向,进一步凝练,形成四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1)法务金融方向;(2)乡村法治方向;(3)知识产权法方向;(4)地方立法方向,为申报法律硕士点打好基础。培养学科带头人1人,学科方向带头人4人以上,学术骨干12人以上。
社会工作专业,经过五年建设,组建稳定的学科团队,建立社会工作学科的完整体系,确定和凝练稳定的研究方向和鲜明的研究特色。深入开展研究,形成研究特色,迅速建立学科优势,提高学科水平,积极努力争取获得社会工作专业(MSW)硕士点;争取建设成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争创省级一流学科,力争获得省级一流课程3项;国家一流课程争取实现零的突破。
2、学科队伍
到2025年,法学学科教师总人数达30人以上。内培外引,鼓励年轻老师攻读博士学位,晋升高级职称,在2025年前形成初步的学科梯队,争取拥有博士12人以上,正高职称8人以上,副高职称10人以上,硕士生导师7人以上。
社会工作学科专任教师总数增加到15人,高级职称达9人,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到60%;进一步加强培育和引进,使博士总数达到13人,占比达86.67%,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教师比例达100%;双师型教师15人,达100%,其中高级社工师2人以上,占比10%以上;中级社工师达10人以上,占比60%以上;助理社工师及以上比例达100%。
3、科学研究
法学学科。鼓励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学科发展,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整个学科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教材)5部以上,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以上,国家级项目立项1项以上,省级项目(含教改)立项20项以上,横向项目进校科研经费达300万以上,科研进校总经费350万以上(含横向项目进校科研经费)。取得学校的支持,争取和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合作共建“湖南娄底地方立法研究中心”,与娄底市有关单位合作共建“湖南娄底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以研究中心促进学科建设发展。
社会工作学科。建立(或合作)建立校级(或省级)“民俗民族研究中心”“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及“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力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取得零的突破,国家级项目达5项以上;申报省部级课题15项以上,课题经费总量达到100万元以上;发表C刊、核心期刊论文30篇以上;出版著作、教材5部以上;举办1次以上全国性学术会议;每年举办学术报告8次;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的教师,每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不少于1人次。全面落实学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大学建设,配合谋划法学专业申硕目标,积极融入娄底地方校城融合战略,力争横向课题30项以上,争取进校经费500万以上。
4、人才培养
法学专业。争取在“十四五”期间获得省级一流课程3门以上,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法学、知识产权两个本科专业年招生人数达到200人以上。力争法学专业学生在全省模拟法庭竞赛中实现一等奖的突破。争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65%—75%,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5%以上,确保一定数量的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强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实务教学改革,组建和探索嵌入实务课程清单,提高专业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
社会工作在校学生达320人以上,其中社会工作本科生达280人,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达15人以上,专升本学生达20人以上;另培训地方社会工作及相关业务培训人次达10000人次以上;另本科生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比例达70%以上,上线率达70%人以上。同时,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建立学生社会服务制度(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完善社会服务考评制度及评估标准。此外,对学生开展创新、创意、创业的“三创”教育,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注重在素质拓展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就业率达90%以上,获得用人单位和社会广泛好评。
5.学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并同国内外学术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努力提升学科的品牌地位。“十四五”期间,学科邀请40位以上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科平台进行讲座与交流;学科有80人(次)去国外或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优化法学院合作机制,与10所以上院校的法学院建立合作机制,在信息共享、教师互访、学生交换、教材互编、科研共建、项目合作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6、社会服务
深入推动校地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在“十四五”期间,为地方政府或部门提供政策报告或调研报告30份以上,争取省级领导批示2次以上;为地方政府及社会组织人员提供专业培训达5000人次以上。争取年度引进横向合作经费达到每年达150万以上。
四、年度建设指标
1、2021年度建设指标
(1)省级(含教改)项目7项以上,横向项目进校科研经费达150万以上。
(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部以上。
(3)2位老师评上副高,1位老师评上正高。
(4)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一流课程2门。
(5)成立湖南娄底地方立法研究中心。
(6)成立湖南娄底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7)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20人以上。
(8)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45%以上。
2.2022年度建设指标
(1) 省级(含教改)项目8项以上,横向项目进校科研经费达150万以上。
(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部以上。
(3)1位老师担任硕士生导师。
(4)引进2位学术骨干或学科方向带头人。
(5)2位老师评上副高,1位老师评上正高。
(6)省级课程1门。
(7)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
(8)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9)省级领导批示1次。
(10)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20人以上。
(11)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50%以上。
(12)初级社会工作资格考试通过率80%以上。
3.2023年度建设指标
(1)省级项目(含教改)8项以上,横向项目进校科研经费达160万以上。
(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部以上。
(3)1位老师担任硕士生导师。
(4)引进或培养1位学科方向带头人。
(5)2位老师评上副高,1位老师评上正高。
(6)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1门。
(7)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25人以上。
(8)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55%以上。
(9)初级社会工作资格考试通过率80%以上。
4、2024年度建设指标
(1)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含教改)以上,横向项目进校科研经费达180万以上。
(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部以上。
(3)2位老师担任硕士生导师。
(4)引进或培养1位学科方向带头人。
(5)3位老师评上副高,1位老师评上正高。
(6)省级课程1门。
(7)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
(8)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9)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30人以上。
(10)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60%以上。
(11)初级社会工作资格考试通过率80%以上。
5、2025年度建设指标
(1)省级项目(含教改)9项以上,横向项目进校科研经费达200万以上。
(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1部以上。
(3)3位老师担任硕士生导师。
(4)引进或培养2位学术骨干或学科方向带头人。
(5)2位老师评上副高,1位老师评上正高。
(6)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1门。
(7)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
(8)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9)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30人以上。
(10)学生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65%以上。
(11)初级社会工作资格考试通过率80%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四个全面”重要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全院教师爱岗敬业、团结争先的良好风尚,为学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以大学精神培育为核心,以校风、学风、教风为重点,大力建设潜心研究、严谨治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习学术生态环境。
(二)组织保障
在法学院党总支、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发挥教工党支部的作用,加强教研室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协调解决规划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监督检查目标任务进展及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院学术会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促进学科建设。
(三)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研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依照学校章程为基本制度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依法开展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为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四)经费保障
利用各项扶持政策,多渠道筹措经费。争取学校教学科研经费支持,特别要争取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实实在在的具体支持。重点在专业建设资源配置,教研、科研资金投入,专业教师的引进与培养,科研立项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资助和支持。坚持不断转型发展,走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以服务求支持,加强法律服务、职业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拓宽社会创收渠道。搞好实习基地建设,提高社会合作效益。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捐赠,积极引进社会资金;积极探索新的经费筹措方式。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原则,用足、用好学校划拨的各类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21年4月2日
法学院